(一)原理
從供體獲取組織細胞的首次培養叫原代細胞培養或初代細胞培養(primary culture)。原代細胞離體時間短, 具有二倍體遺傳性,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體內生長特性,很適合作藥物測試、細胞分化和轉化等實驗研究。在臨床應用中,短期原代培養細胞的移植療效明顯高于未經培養的組織細胞。故體外培養的人體各部位細胞,尤其是上皮細胞對于研究各種疾病的發生、發展及防治都具有重要意義。根據不同的實驗目的,不同的實驗材料,解離或分離細胞的方法和條件各有不同。一般常用方法有二:一是組織塊培養法,二是單層細胞培養法。本實驗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,對初生乳鼠肺組織進行原代培養。
(二)實驗用品
1. 材料:新生乳鼠。
2. 器材:眼科剪、眼科鑷、泡器械(直徑 15cm )培養皿、動物解剖用的泡沫支架、青霉素瓶、吸管、培養瓶、離心管、廢液瓶、倒置顯微鏡、二氧化碳培養箱、電磁攪拌器。
3. 試劑:Hank’s液、RPMI-1640液、血清細胞培養液、安爾碘、酒精。
(三)無菌操作基本要領和要求
1.操作準備:把實驗用品放置于超凈臺內,打開紫外線殺菌燈和超靜臺風機,30分鐘后關閉紫外線燈。由于紫外線消毒時產生臭氧,對身體有害,故紫外線消毒停止后30分鐘才可入室工作。實驗溶液恢復至室溫后使用,培養細胞和培養用液等避免紫外線照射。
2.洗手:雙手經洗手、泡手、酒精消毒,原則上和外科手術相同。在利用超凈臺工作時,因整個前臂要伸入超凈臺內,洗刷時一定要清洗到肘部。
3.火焰消毒:在無菌環境進行培養或做其它無菌操作時,首先要點燃酒精燈。以后操作,如安裝吸管帽、啟開或封閉瓶口等,都需經過火焰燒灼后在火焰近處進行。金屬器械在火焰上燒得時間不能過長,以防退火。燒過的金屬都要冷卻后再使用,以免造成組織損傷。已吸取過營養液的吸管不能再用火焰燒灼,因吸管頭中殘留營養液能燒焦形成炭膜,再用時會把有害物帶入培養液中。消毒火焰要求無色或微藍色,而紅黃色或發黑的火苗,表示燃燒不完全或含有雜質,有害物能混入培養液內。因此酒精燈需用96%的不含雜質的酒精,絕不能使用含有二甲苯和甲醇的酒精。
4.培養操作:進行培養操作時,動作要準確敏捷,但又不必太快,以防空氣流動,增加污染機會。不能用手觸及已消毒器皿,如已接觸,要用火焰燒灼消毒觸及部,如不便消毒時,應取備品更換。為便于拿送用品,工作臺面上的用品要有合理的布局;原則上應是右手使用的東西放置在右側,左手用品在左側,酒精燈置于中央。培養液在用過之后如不再重復使用,應立即封閉瓶口。培養用瓶開口以后,應保持45度斜位 或平放,長時間開口向上直立可增加落菌機會。吸取營養液、細胞懸液及其它各種用液時,均應分別使用吸管,不能混用,以防擴大污染或導致交叉污染。工作中不能面向操作野講話或咳嗽,以免唾沫把細菌或支原體帶入工作臺面發生污染。
(四)操作步驟
1. 組織塊法(以乳鼠肺組織原代培養為例)
(1)取材 將1-3天新生乳鼠,尾巴提起,整個身體浸入75%酒精的燒杯中3秒左右(默數5下),取置滅菌的培養皿中,移入工作臺內。小鼠仰位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,大頭針分別固定鼠頭、尾和四肢。安爾碘消毒胸廓部位皮膚。在胸廓正中線中位處,用兩把眼科彎鑷(第1套器械)夾起皮膚(多夾些),向左右兩側頭端撕拉,膈肌部位皮膚向尾端拉,膈肌部位皮膚向尾端拉,皮膚外翻固定,軀干部肌肉暴露(注意!不要使表 皮面接觸到已暴露出來的胸腹?。?。酒精消毒胸廓后,沿著膈膜剪斷胸廓,并將胸骨兩側肋骨剪斷(第II套器械)。胸廓暴露后,可見跳動心臟和粉紅色肺。將眼科鑷彎頭端向上(第III套器械),從心臟右上方位插入心肺連接處,輕輕向上用力,將心肺一齊取出,用鑷子去除心臟,移入已加Hank's液的青霉素瓶內。
(2)漂洗
用Hank’s液漂洗肺臟表面血污,然后粗剪幾下,再用Hank's液漂洗多次后,吸去多余水分。
(3)剪切
組織小塊置青霉素瓶一角(上圖),眼科直剪用力反復剪切組織塊成 1mm3大小,剪切時為保持組織濕潤,可以向組織塊滴加1-2滴血清培養液。此過程約15-20分鐘。
(4)接種
剪切后加少量培養液至1mm3大小的組織小塊中。用吸管頭將組織小塊移入培養瓶中,小塊均勻擺置,塊間距0.3cm 左 右,加蓋。輕輕翻轉培養瓶,瓶接種面向下, 37℃ 、5%CO2培養。1-4小時后,組織小塊貼附瓶壁,從瓶側面加入培養液,再輕輕翻轉培養瓶,使液體慢慢覆蓋組織小塊,靜止培養,逐漸從組織塊周邊生出新細胞。
2. 消化法(以0.25%胰蛋白酶為例,pH 7.4-8.0為例)
(1)(2)(3)步同組織塊法
(4)消化
用Hank's液將剪刀面組織小塊沖入青霉素瓶內,然后將瓶內小組織塊用Hank's液移入離心管中,低速離心(500-800轉),7分鐘。用吸管去除上清液,加入沉淀量的5-8倍0.25%胰蛋白酶液,混勻后加入磁棒并套好離心管塞。離心管放入電磁攪拌器上的 37℃ 水浴杯內。隨消化時間的增加,組織塊顏色逐漸變白,分離細胞逐漸增多,消化液混濁,消化合適時,常見消化液中有一團松散的白色絮狀物(這是因為剛分離單細胞的膜表面有粘性,磁力攪拌作用使它們相互松散結合在一起)或消化液呈白色均勻的渾濁物。此時要及時終止消化。取出離心管。
(5)制備消化細胞懸液
離心管外壁和管口處經酒精消毒后進入超凈臺內。管口火焰消毒,HanK's液加至10ml。 吸管插入管底,吸管頭反復輕輕吹打松散組織,使其順利地通過吸管口,分散成單細胞和小細胞團狀態。離心管直立靜置片刻,未消化組織塊自然沉降(可加消化液再消化)。將細胞懸液移至另一離心管(管內先加1ml血清細胞培養基)中,補加Hank's液至10ml,細胞混勻后低速離心(速度、時間同前)。去上清液。
(6)接種 加20%血清細胞培養液,細胞混勻計數,調整細胞濃度為5.0×105/ml的密度接種到培養瓶,移入 37℃ ,5%CO2溫箱中培 養。
(四)結果
1.組織塊法培養的細胞觀察
在倒置顯微鏡下,經24小時培養的組織塊邊緣有少量梭形或長條形細胞游離出來,隨著培養時間延長,組織塊周圍的細胞數量越來越多,呈放射狀向外擴展,最邊緣的細胞能夠通過變形運動向外延伸,細胞密度較大時才連成片,反之,則連接成網狀。這些細胞的核明顯,呈橢圓形。胞質均勻,透明度大,靠近組織塊的細胞體積較小,離組織塊較遠的區域細胞體積較大。
2.胰蛋白酶消化法培養的細胞觀察
用倒置顯微鏡觀察發現,剛接種于培養瓶中時,細胞是圓形、懸浮的。24h后,多數細胞附著于培養瓶底部(貼壁),胞體伸展,常向外伸出2-3個長短不同的突起,由于突起數目不同,細胞形態有梭形、扇形或星形。細胞邊緣不整齊、胞漿透亮。細胞核呈橢圓形,核仁明顯。
(五)注意事項
1.吸液體前,瓶口和吸管火焰消毒。吸液體時,聽不到兩者的碰撞聲。
2.離心管入臺前,做好管口、管壁消毒。
3.實驗者離開超凈臺時,要隨即用肘部關閉工作窗。
4.器械用后用酒精棉球擦去血污,泡入另一個皿中,器械浸泡時剪刀口要叉開放,鑷子彎頭要向下放,皿加蓋繼續消毒。
5.器材使用時既要注意消毒,又要防止燙傷、燙死細胞。
火焰消毒的吸管一定要經Hank's液冷卻和濕潤管內壁(這是因為剛分離的組織細胞易粘在管壁上)。
6.超凈臺內溫度、濕度較大,夏天工作臺內散熱慢,細胞懸液混勻、接種時,離火焰要稍遠些。
7.組織塊剪切時,用吸管頭將組織塊細胞推向青霉素瓶一角,然后將有組織塊的瓶面翻向上方,吸去流向對側的多余水分。多余水分若不除去,則組織塊剪切不細,消化后細胞懸液清亮(細胞數少)并可見消化液中有線性絮狀物漂浮。
服務內容:
原代細胞分離培養與鑒定(鑒定可提供流式細胞儀檢測、免疫細胞化學、RT-PCR 、蛋白免疫印跡等多種方法檢測)。
服務特點:
● 細胞傳代代數低(一般4代),細胞狀態好,無污染;
● 可以提供多種原代培養的細胞。
客戶須知:
1、詳細說明進行原代細胞培養的組織,并確定組織是由客戶提供還是本公司提供;
2、盡可能提供該原代細胞的培養條件,或者由本公司摸索培養條件;
3、對于一些常見的原代培養組織,因為保存運輸的不便可能會降低原代培養的成功率,建議客戶選擇由本公司提供相應的組織。
收費標準/服務周期/提供結果:
歡迎咨詢詳談,我們會根據您的方案及需求制定詳細的服務協議。
更多實驗技術服務請瀏覽網站其他內容,或來電咨詢!
做實驗,找星森林!您的科研生涯,我們一路相伴!
【平臺項目開展范圍】慢病毒,腺病毒,RNAi類,分子生物實驗,病理實驗,免疫學實驗,細胞實驗,動物實驗,蛋白組 學實驗,芯片類實驗,并為廣大客戶朋友們提供課題設計指導、基金申請指導等服務。
【星森林生物】已開展了數千個實驗外包項目。我們專注于醫學課題研究,已從課題申請、方案設計、試劑采購、模型構造、 標本檢測、數據分析,各個環節積累了數千個成功案例經驗,為數千個來自臨床的科研工作者解決了大量的科研問題。更多相關實驗服務信息請咨詢星森林生物。